Thursday, October 31, 2013

開場白:從「文武生」說起(一)

雖然我的論文題目是有關文武生,但還沒有真正做fieldwork(實地考察)前,我從來都沒有認真想過怎樣,甚至須不須要,去定義這行當。因為我是相對的「外省人」,先喜歡崑劇、京劇、越劇和梆子劇,後來才移情至粵劇,最後決定研究粵劇;先學「學院派」的揚琴獨奏,後醉心廣東小曲和粵曲伴奏。在fieldwork期間,聽多了行內人怎樣在日常生活中用「文武生」一詞,不僅令我對此行當的理解有所動搖,就連我多年來對「行當」的定義亦存疑,所以我的開場白是:甚麼是「文武生」?

選有朱侶前輩於1993年7月刊於《粵劇曲藝月刊》第四期「睇戲口味各有不同 叫好叫座是兩回事 」。

新Blog落成

開blog的想法已經醖釀了好一段日子,只是我一直覺得這等事情很複雜,懶得學,但最近真的有感在這漫長的研究過程中,有越來越多東西想與別人分享及討論,之前以為用facebook就夠,但漸漸覺得交流非常有限,首先是我的post只有我的朋友才能看到,另外就是可能基於用者都用真正身份的考慮,未必能在(半)公開場合暢所欲言,希望此blog能填補上述空虛。

此blog落成的主要原因是,一者,我希望更多的交流好讓自己不覺得在研究旅途中自言自語;二者,我想選擇一些寫得較好、較有趣或較具爭議性的文章在此分享,可讓更多粵劇或戲曲愛好者可以多角度去了解或討論粵劇或戲曲;三者,也是我最希望做到的,就是可以聽到更多人的聲音,聽他們對於某演出、演員、劇目、現象、評論等等的意見,我覺得這類的交流是很重要的,因為無論是演員、圈中人、觀眾、藝評人或研究者,都需要知道其他人的想法才會進步的。

另外,可能有人會問此blog名的由來,很多人都應該知道,「天天向上」其實出自《毛語錄》「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。」,但我並不是「毛粉」,亦從未擁有過一本《毛語錄》,只是很喜歡2012年底在文化中心所展的一系列「天天向上」公仔。而「粟米」就是因為我所在學校四周都給粟米田所包圍。 我希望藉此blog令此棵「天天向上的粟米」更茁壯!